CFS bandwidth control 笔记(一)
1. 什么是 CFS bandwidth control
CFS bandwidth control [1]是 Linux 内核中用来实现 CPU 带宽控制的一种机制,
它可以设定一个进程组(task group)可使用的 CPU 时间的上限,注意是上限, CPU 的使用上限。
2. 为什么需要 CFS bandwidth control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 CFS bandwidth control 的主要目的是设定进程组的 CPU 使用上限,
为什么需要 CFS banwidth control 来控制 CPU 使用上限呢?
原因有两点:
1. 最初的 CFS 调度器不支持设定 CPU 上限
2. 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控制进程的的 CPU 使用上限
最初的 CFS 只能控制进程的 CPU 使用下限,
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它只能控制进程全速运行时 CPU 的使用下限。
这一点和 CFS 的实现有关。
CFS 是根据权重也就是 cfs.share 参数、进程的运行时间(vruntime)来尽量保证 CPU 时间的公平分配。
假设系统中只运行 A 和 B 进程,其调度权重分别为 100、200,
那么 CFS 可保证 A 至少能占有 1/3 的 CPU,
B 占有 2/3 的 CPU 时间。
但是, 如果 B 一直处于休眠状态,那么 CFS 可以一直调度执行 A 让它占有超过 1/3 的 CPU 使用时间。
CFS 的这个特点可以造成 CPU 资源的过度使用。
CPU 资源的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诸如:系统负载过高,系统响应延迟等问题。
所以内核需要一种机制来限制进程能使用的 CPU 时间的上限。
CPU bandwidth control 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就是用户按需购买资源,
譬如用户购买 0.5 个 CPU,我们就可以把它的 CPU 使用上限设定为 50%。
3. CFS bandwidth control 参数
CFS bandwidth control 主要通过两个参数来实现带宽控制,分别是:
1. cpu.cfs_period_us
2. cpu.cfs_quota_us
这两个参数的意义为:
进程在 cpu.cfs_period_us 时间内能占用 cpu.cfs_quota_us CPU 时间。
cpu.cfs_quota_us 参数可以大于 cpu.cfs_period_us,
如果 cpu.cfs_quota_us 为 cpu.cfs_period_us 的两倍,
实际效果就相当于允许调度组最多占用两个 CPU 资源。
不过如果系统只有一个 CPU,这种情况实际运行起来会怎么样?
4. CFS bandwidth control implementation
第一版实现
CPU bandwidth controlfor for CFS 中对第一版实现的描述:
This was the first approach at implementing bandwidth
controls for CFS and was modelled on the existing bandwidth
control scheme in use by the real-time
scheduling class. The mechanism employed here is
quite direct. Each group entity (specifically cfs_rq
here) is provisioned locally with cfs_runtime_us
units of time. CPUs are then allowed to borrow from
one another within a given root_domain. This
means that the externally visible bandwidth of the group
is effectively the weight of the root_domain CPU
mask multiplied by cfs_runtime_us (per cfs_
period_us). When a CFS group consumes all its
runtime and when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borrow from
the other CPUs, the group is then throttled. At the end
of the enforcement interval, the bandwidth gets replenished
and the throttled group becomes eligible to run once again.
可以看到第一版是基于已有 RT 调度器的 CPU 带宽控制来实现。
每个调度组实体(group entity)一开始分配 cfs_runtime_us CPU 时间。
在同一个 root_domain 的 CPU 执行时间可以相互借用。
关于 root_domain 我猜测这应该是 scheduling domain[2],[2] 中有关于 scheduling domain 的描述:
Furthermore, all run queues are organized in scheduling domains. This allows for grouping CPUs that
are physically adjacent to each other or share a common cache such that processes should preferably
be moved between them. On ‘‘normal’’ SMP systems, however, all processors will be contained in one
scheduling domain.
所以一个调度组在 cfs_period_us 时间内的可用 CPU 时间为:
weight of root_domain CPU mask * cfs_runtime_us
这里,不是很明白 weight of root_domain CPU mask
所指的意思,暂时理解为 root_domain 下 CPU 的数量。
第二版实现
第一版实现在计算和存储剩余 CPU 带宽方面存在一个多对多对应关系问题:
The primary scalability issue with the local pool approach is that there there is a many-to-many relationship
in the computation and storage of remaining quota.
关于这里描述的多对多关系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1. 多对多关系具体是指谁和谁的关系
2. 这个多对多关系造成什么问题
3. 这个多对多关系为什么会造成问题
多对多关系我理解为 root_domain 下的多个 CPU 和 cfs_runq 中的多个调度组实体之间的关系。
这个多对多关系造成了 CPU 的扩展性问题:
1. cfs_runtime_us 可能无法快速向 cfs_period_us 收敛
2. 频繁时间分配申请带来的锁竞争问题
为什么会造成以上几个问题,
应该是跟 CPU 时间分配的大小,
次数有关,[1] 中的描述看的不是很明白,
我想后面多看几遍看看能不能明白过来。
所以在第二版中有引入了 cfs_bandwidth 结构体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每个调度组(task_group)中都添加了 cfs_bandwidth 结构体,
cfs_rq 中存放已经分配的和消耗的 CPU 时间。
cfs_rq 中分配的 CPU 时间完全消耗之后可以尝试向 cfs_bandwidth 申请新的 CPU 时间
(申请下来的时间片长度通过 sched_cfs_bandwidth_slice_us 参数配置),
申请失败表明 cfs_bandwidth 中的时间已经消耗殆尽,
这时候整个 task_group 就会被限流。
每个 cfs_bandwidth 结构体都关联这一个定时器,
这个定时器每隔 cpu.cfs_period_us 时间就会将 cfs_bandwidth 中的 CPU 时间重置,
同时限流中的任务也会被重新唤醒。
带宽限制还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两个形成父子关系的调度组,
他们的 CPU 带宽限制具体这么运行?
在实际测试中观察到,如果父调度组 parent 带宽上限设置为 70%,
那么子调度组 child 的带宽上限只能设在 70% 或以下。
如果将 child 调度上限设置为 10%,
在 child 中加入全速运转的任务 A,
在 parent 中加入全速运转的任务 B,
这个时候可以观测到 A 占用 10% 的 CPU,
B 占用到 60% 的 CPU。
parent 中的任务 B 为什么 CPU 会被限制在 60%,[1] 没有明确讲到这部分,
估计只能自己去翻代码确认了。
References
[1] CPU bandwidth control for CFS
[2] Professional Linux kernel architecture, page 123